每个年级有不同的特点,也面对不同的任务,八年级是初中三年的转折点,奥思特提醒八年级同学要进一步了解自己。
初二上学期:两极分化初现端倪:学生水平初步拉开。
对于初中三年有一句经典概括:"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句话可谓言简意赅,将初二年级的特点概括的非常到位。
为什么一到初二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1、初二上学期数学中的平面几何难度加大: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形式多样、模型众多,辅助线的构造变化多端、技巧性强,致使学生感觉初二几何比初一难度阶越较大,而且比较繁杂和抽象,多数学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对数学产生畏惧,兴趣开始减弱,是造成后续数学成绩下滑的始作俑者。
2、一门全新学科的加入--物理:相比数学至少7年的学习,物理属于突然进入且没有基础,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开好头很重要,否则会丧失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物理的进入,在初二上学期对两极分化的"贡献"主要在于增加了课业负担,占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综合以上两点的共同作用,一般在初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成绩出现明显下滑,从初一的梦幻中惊醒,跌入初二两极分化的现实当中。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防微杜渐?
1、把初二的压力缓冲在初一:初一是初中的黄金期,如果能利用好,对缓解初二的压力会很有帮助。
2、暑假先行,初二领跑:物理一定要在暑假提前学习,因为在大家都站在基本同一起跑线时,一点点的提前付出,都会成为领跑的资本。
3、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细节: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是训练一个人按规律做事和把握细节的过程,对于学生无论在平时听课学习,还是考试测验中都会大有帮助。另外,从长远上看,初二上能不能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会对学生能否在中考减少细节扣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初二下学期:两极分化达到高峰,学生实力基本定型。
如果把初中比喻成一个历时三年的马拉松,每一个学生都是长跑运动员的话,那么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同学们将进入这场长跑的"生理极限"阶段。
初二下这个"生理极限"到底有多么痛苦,痛苦的根源又出自何处呢?究其根本,来源于各科难度已开始达到中考高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非常集中和明显。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
1、数学将在初二上学期全等证明及辅助线构造的基础上,升级为四边形的几何证明与辅助线构造,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内容的加强,因为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的几何综合证明问题,历年都是中考数学的核心难点,出题位置都集中在最后三道,难度自然达到高峰。
2、物理的理论性内容开始大规模出现,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大加强,无论从题目篇幅还是所涉及规律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特别是到了初二下的后半段,已经开始大量训练在中考中难度较高的力学综合题目,很多学生都是从初二下开始丧失物理的学习兴趣,进入状态和成绩的持续低迷阶段。
总之,初二下的学习直接关乎中考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真本事"是从初二下开始练成的,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开始在初二下开始彻底分化完成的。一旦初二下的成绩确定了,那么基本可以认为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实力就此定型了。
如何避免在初二下陷入手忙脚乱、痛苦不堪的境地?
1、寒假很短暂,但是很关键:寒假要比暑假少1个月的时间,但是同样经过一个假期后,初二上和初二下所面临的形式截然不同。从初二上的结束到初二下的开始,留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是在少的可怜。那么,这宝贵的时间就更应该珍惜,一旦到了春节,随后的时间基本就不可能自由学习的机会,所以必须在节前就安排好学习计划,对已学的深化和提前预习刻不容缓,没有任何可以推卸的理由,否则今天的懈怠,就是明天的眼泪。
2、紧跟学校脚步,时刻加强巩固:进入初二下之后,压力陡然而升,如果稍有一丝放松,就会很快被大部队甩在后面。因此,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利用好平时的每一点闲暇时间,抓紧训练和能力强化,而且一定要站在比学校学习内容还要高的水平上,才能确保在期中和期末的大考中取得佳绩。
3、常学习反思,重视积累:在初二下这个阶段,再想只凭小聪明和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来取得好成绩,是面临巨大风险且收效甚微的愚蠢做法。不打好每一级的基础,做好每一层的沉淀,检修每一处的漏洞,那么楼盖得越高,崩溃得可能性就越大,即使短时间内还能支撑,早晚也会垮塌。因此,建议学生开始准备错题本和难题本,随时记录自己的失误和薄弱环节,定期反思和加强巩固,才能把每一层楼盖踏实,最终才能完美封顶!